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晚上好!
今天的教育分享會我和大家分享幾則故事。
第一則故事:給每一株野草開花的時間
一位隱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勞,每年春天,臺階上的野草剛探出頭便被他清理掉了。
一天,隱士決定出遠門,叫了一位朋友幫他看守庭院。與他相反,這位朋友很懶,從不修剪臺階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瘋長。
暮夏時,一株野草開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氳著一陣陣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蘭花一樣,不同的是花邊呈蠟黃色。這位朋友懷疑是它也是蘭花中的一種,便采擷了一些葉子和花朵去請教一位研究植物的專家。專家仔細地觀察了一陣,興奮地說:
“這是蘭花的一個稀有品種,許多人窮盡了一生都很難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這種臘蘭的單株價至少是一萬元?!?
“臘蘭?!”這位朋友驚呆了。而當那位隱士知道這個結果時,驚呆的人又多了一個,他不無感慨地說:
“其實那株臘蘭每年春天都會破土而出,只不過它剛發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開花,那么幾年前就能發現它的價值了?!?/span>
我的讀后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潛在的能力,我不能給孩子們算命,也定不了孩子們的乾坤,我如果不能讓孩子成為名貴的花,也不能在他沒有長成的時候就把他給腰斬或連根拔起了。
第二則故事: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頭熊在與同伴的搏斗中受了重傷,它來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
守林人看它可憐,便決定收留它。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為熊擦去血跡、包扎好傷口并準備了豐盛的晚餐供熊享用,這一切令熊無比感動。
臨睡時,由于只有一張床,守林人便邀請熊與他共眠。就在熊進入被窩時,它身上那難聞的氣味鉆進了守林人的鼻孔。
“天哪!我從來沒聞過這么難聞的味道,你簡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蟲!”
熊沒有任何語言,當然也無法入眠,勉強地挨到天亮后向守林人致謝上路。
多年后一次偶然相遇時,守林人問熊:“你那次傷得好重,現在傷口愈合了嗎?”
熊回答道:“皮肉上的傷痛我已經忘記,心靈上的傷口卻永遠難以痊愈!”
我的讀后感:“恨鐵不成鋼”基本上是我們每個老師的通病,既然孩子目前還成不了鋼,也不要因為我們的惡意中傷,使孩子成為連鐵都不如的“泥”。因此,我再也不敢對孩子說:“你真笨!” “你神經病呀?” “你有毛病呀?”“你給我滾出去!”等等諸如此類的語言,因為我面對的是容易“受傷”的孩子。
第三則故事:正人先正己
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有一位女士養了一只珍貴的鸚鵡。這只鸚鵡非常美麗,可是它卻有一個壞毛?。航洺?人郧衣曇羯硢‰y聽,好象喉嚨里塞滿了令人作嘔的痰。女主人十分焦慮,急忙帶它去看獸醫,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統的怪病。
檢查結果證明,鸚鵡完全健康,根本沒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問起為什么鸚鵡會發出那難聽的咳嗽聲,醫生回答說:
“俗話說,鸚鵡學舌。它之所以發出咳嗽聲一定是因為它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你們家一定有人經??人?,是嗎?”
這時,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來,她自己有抽煙的習慣,所以經??人?,鸚鵡只不過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聲模仿出來而已。
我的讀后感:孩子們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看著我們,因此言傳身教顯得至關重要。曾經有一次我氣急敗壞的時候說一個學生“混球一個”!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就有學生效仿,稱他“混球一個”,聽到這話我很害怕,這個害怕不臨其境是感受不到的。后來我給這個孩子在課堂上道了歉——直到現在我記憶猶新。
第四則故事:贊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蠟燭
據氣象臺的天氣預報,最近將有臺風襲擊一座海濱小城。
小城里的百姓驚慌起來,積極地投入到預防工作中。一位母親忙碌著,旁邊站著她的小女兒。
“這該死的臺風”!母親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詛咒。
“我喜歡臺風”,旁邊的小女孩不同意母親的說法。
母親感到很詫異,因為臺風破壞力極強,毀壞莊稼、吹倒房屋、阻塞交通,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不便并造成損失,可眼前這個小不點兒居然說她喜歡臺風。
“孩子,告訴媽媽,你為什么喜歡臺風?”母親小心翼翼地問。
“上次臺風來了,就停了電”,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停了電又怎么樣?”
“晚上就會點蠟燭?!?/span>
“你喜歡點蠟燭嗎?”
“是的,那回(指上次臺風吹過的晚上)我點著蠟燭走來走去,你說我像小天使?!薄 ∧赣H頓時無言,旋即放下手中的活計,抱起小女孩,親吻著她的小臉蛋,湊近她的小耳朵并說了一句話:孩子,你永遠是天使!
我的讀后感:誰要說我是帥哥,哪怕是假話,我聽了也高興,這說明每個人都喜歡贊美。贊美別人和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認為是有聯系的,聽說過一句俗話叫做:人打不怕敬得怕!說明贊美比武力更容易折服人。尤其是學生,更在乎贊美,我們的貼紙獎勵,本身貼紙并不值錢,但為了得到貼紙獎勵,努力地表現自己,這可能就是贊美和肯定的魅力吧!
幾則故事的分享,一點點自己的讀后心得,和任何人都沒有直接的關系,又與任何人都息息相關。如果今天的故事能讓您有點收獲,那我就太高興了!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