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中學部
           
小學部
           
幼兒園
           
媒體圖片
           
教育百科
           
聯系我們
           
素質教育
防震減災
第一講 何來何去(地球起源)
更新時間: 2018-10-21

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既是我們生活的處所,也是我們研究的對象。那么,地球是從何而來?這就是地球起源問題。

有關地球起源的學說或假說,目前不下四十多種。新星云說是占主流的一種。該學說有兩個重要論點:

第一,地球和整個太陽系是由同一塊原始星云形成的。一開始,這塊星云就有自轉,并且靠著物質吸引而收縮。收縮到定的程度,星云的中心構成太陽,其外部變扁,形成星盤。星盤的物質顆粒,經過塵層、行星胎等形態,漸漸演變成包括地球和月球在內的行星—衛星體系。地球距太陽較水星、金星要遠一些,排行老三。

第二,組成地球和整個太陽系的物質,即原始星云的物質,既不是“微?!币膊皇恰案邷貧怏w”,而是低溫氣體塵埃。雖然低溫,但其中包含著可作為未來星球內部熱源的放射性物質。

以上兩點,就是人們常說的地球和太陽系的“共同起源”和“低溫起源”。目前,有些人還認為原始地球是“熱”的,而不是“冷”的。雖然不失為一種觀點,但是這與目前流行的新星云說是矛盾的。

原始地球是什么樣子呢?許多科學家作過種種猜測。經對隕石和其他星體的類比研究得知,由內部放射性物質放出來的熱量,使地球增溫,曾出現地球局部地區的物質軟化、融熔、流動,產生過物質分異,促使地殼、地幔和地核的固體圈層的形成。之后,地殼分為大陸型和大洋型。幾乎與此同時,地球有了大氣層。水和空氣的出現,促成了地球演化藍圖。

未來的地球將是什么樣呢?若以百萬年計的時間尺度來看,未來的地球,雖然將是歷史之地球和今日之地球的自然延續,但絕不應排除宇宙某種意外事件,會給地球帶來的“災變”。在為數不少的星體之中,地球不是“老伯伯”,也不是“小娃娃”,而是一個“年富力強”的成年星球。

地球還在活動。那巨大而悄悄移動的地球板塊(每年幾厘米)驟然一撼,就能使千萬人喪生于幾秒、十幾秒的瞬間,這樣強烈的地震,全球每年都會發生;而在意大利或印度尼西亞,那些間歇噴發的火山令火山灰遮天蓋日,讓大地熔巖橫流;還有海嘯、臺風等等,這些活動一方面給人類帶來災難,另一方面也給人類帶來雨水和礦藏,而這些正是地球充滿活力的象征。即使在若干個百萬年后,地球會讓東非裂谷劈成另一個大洋,或許讓另一個喜馬拉雅山平地拔起,雖然這是任何一個短暫的生命所難以察覺或感受的。但是,大自然依然按照它固有的節奏發展,我們還是抓緊時間來探索地球的奧秘吧!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2017 版權所有:廣州英豪學校 地址: 廣州從化市流溪溫泉旅游度假區 郵編:510960 粵ICP備10058347號-1
謝謝您訪問我們的網站,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系我們 020-87841588
黄片国产_五月丁香综合_亚洲aⅴ色宗网久久_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