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中學部
           
小學部
           
幼兒園
           
媒體圖片
           
教育百科
           
聯系我們
           
素質教育
防震減災
災難心理干預
更新時間: 2018-10-21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人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遭受打擊,目睹死亡和毀滅,會造成焦慮、緊張、恐懼等急性心理創傷,甚至留下無法彌補的長久心理傷害。災難發生后及時進行心理援助,可以幫助災難親歷者最大限度地利用積極應對技能,面對和走出可能的心理陰影。搶險救援人員的心理疏導也不能忽視。滿目瘡痍的災難現場會帶給他們極大的心理壓力。本章摘選美國民間救援組織社區緊急搜救隊(CERT)的災后心理救助課程,僅供參考。

  第一節 災后心理反應簡述

  遭遇災難后,人通常會經歷一系列心理反應,以下是一些較為普遍的反應:

  (1) 興奮或生氣,拒絕他人幫助,沒有食欲;

  (2) 自責或責備他人,情緒不穩,伴有頭部或胸部疼痛;

  (3) 拒絕與他人溝通,將自己封閉起來,拉肚子、胃疼、惡心;

  (4) 懼怕回憶,極度活躍,感到頭暈、麻木或不知所措;

  (5) 大量飲酒和服用藥物,感覺無助;

  (6) 常做噩夢,難以集中精神,記憶力減退;

  (7) 失眠、抑郁;

  (8) 疲勞、無力。

  

  第二節 援助生還者

  生還者階段心理反應

  從災難發生到災后,當事人會經歷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反應,這些反應的強度和類別因人而異,與當事人是否有過相同的經歷、被困時間的長短以及生存所需是否得到滿足等因素都有關聯。一些研究顯示,隨著災難的發生,當事人的情緒會經歷幾個截然不同的階段。

  1. 受沖擊階段

  災難發生的一剎那,很多人并不會感到害怕,有人甚至沒有任何情緒波動。此時,人的活動只是下意識地保護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2. 整理階段

  生還者在評估自己的損失后,立即開始搜索其余的幸存者。此時,人們會自發地組成搜索、營救以及緊急醫療救助等應急救援組織。

  3. 營救階段

  救援小組開始指揮營救工作,此時,生還者對于救助人員均報以絕對信任,并且會無條件服從,跟從他們迅速地聚集在安全地帶,因此,救援人員最好穿著標志醒目的衣服,以便生還者迅速找到他們。

  4. 恢復階段

  此時,有些人可能會抱怨救援工作進展得不夠迅速,甚至聯合起來抵制救援人員,這種反應可能和幸存者接下來要面臨尋找臨時住所、與保險公司交涉賠付等問題引發的緊張情緒有關。

  應對

  1. 自我緩解心理壓力要訣

  面對如此大的沖擊,在災難發生后,盡快讓我們回復日常的生活狀態是最重要的。以下就是一些簡便的方法可以用來幫助自己。

  1) 我們要

 ?。?) 保證睡眠與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鍛煉的活動;

 ?。?) 保證基本飲食,食物和營養是我們戰勝疾病創傷和康復的保證;

 ?。?) 與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親友及相關人員表達。

  2) 我們

 ?。?) 不要隱藏感覺,試著把情緒說出來,并且讓家人一同分擔悲痛;

 ?。?) 不要因為不好意思或忌諱,而逃避和別人談論自己的痛苦;

 ?。?) 不要阻止親友對傷痛的訴說,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痛苦,是幫助他們減輕痛苦的重要途徑之一;

 ?。?) 不要勉強自己和他人去遺忘痛苦,傷痛會停留一段時間,是正常的現象,更好的方式是與我們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去分擔痛苦。

  2. 救援者對災民心理援助

  1) 心理援助的注意點

 ?。?) 一定要滿足他們基本的食物及避難場所的需要以及一些緊急醫療救護,最好能夠不斷提供關于如何簡單、準確地取得這些資源的信息;

 ?。?) 對愿意分享他們的故事和情感的生還者,一定要聆聽,記住,在感受方式上沒有對和錯;

 ?。?) 一定要友好和富有同情心,即使他們很難相處;

 ?。?) 一定要給他們提供關于災難、損失和救援努力的準確信息,這有助于他們了解目前的情況;

 ?。?) 盡量幫助他們聯系朋友及親人;

 ?。?) 盡量讓一家人待在一起,盡可能地讓孩子與父母以及其他親人在一起;

 ?。?) 盡量給他們切實可行的建議,使他們可以幫助自己;

 ?。?) 告訴他們目前所提供救援服務的種類及所在位置,引導他們得到可以獲得的幫助;

 ?。?) 如果你知道還有更多的幫助和救援力量正在趕來,一定要在他們表現出害怕和擔心的時候進行提醒。

  2) 心理援助的禁忌

 ?。?) 一定不要強迫生還者向你訴說他們的經歷,尤其是涉及隱私的細節;

 ?。?) 一定不要只給簡單的安慰,比如:“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或者“至少你還活著”等;

 ?。?) 一定不要告訴他們你個人認為他們現在應該怎么感受、怎么想和如何去做,以及之前他們應該怎么做;

 ?。?) 一定不要空許諾言;

 ?。?) 一定不要在需要這些服務的人們面前抱怨現有的服務或是救助活動。

  第三節 救援者減壓

  救援人員和受災的當事人一樣會產生情緒反應,這是我們應該記住的很重要的一點。

  救援人員應該留意自己和身邊的同事所發出的心理受創的信號,并采取措施緩解壓力。比如多鍛煉、注意休息和增加營養都是緩解壓力的方法。對于救援人員的心理干預,應該遵循以下幾點:

  1. 無論生還者還是救援者,一旦他們的情緒波動有所顯露,救援團隊應該及時進行干預

  心理學家鼓勵開誠布公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為了避免“情緒超負荷”,在不影響救援工作的前提下,應該鼓勵生還者和救援者毫無隱瞞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旁人需要做的只是傾聽,而不要試圖左右別人的感受。

  2. 打好心理預防針

  救援小組應該對自己的成員負責,在救援工作開始前,團隊管理者應該事先告知組員將會看到的景象以及他們由此會產生的情緒反應,讓組員做好心理準備。

  3. 強調團隊合作

  和其他組員互相分擔工作量和傾訴心理壓力,有助于緩解壓抑情緒。

  4. 人員輪換

  為避免過度疲勞,應該督促營救隊員進行休息、輪流上崗。

  5. 督促隊員休息

  隊員在救援過程中精力高度集中,往往連續工作數小時,顧不上休息。此時,救援小組的管理人員要督促隊員到離受災現場遠些的地方休息,從而緩解他們因災難現場而引發的緊張情緒。

  6. 準備足夠營養品

  要督促他們暫停手中的工作,吃東西、飲水補充體力。最后準備一些電解質飲料,不要提供含咖啡因和糖分的飲料。

  7. 鼓勵互相傾訴

  鼓勵隊員將自己的感受向身邊的隊友訴說。這對于他們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8. 不要突然調離組員

  當救援工作進入尾聲時,團隊管理者應該逐步調離組員。先將他們從受災最嚴重的地區調往比較嚴重地區,之后再派往受災相對輕微的地區。如果突然之間將他們調離,會對他們構成額外的心理負擔。

  此外,在每天的救援工作結束后,管理者應該組織任務報告會議,鼓勵救援人員描述他們所見到的景象、遭遇的困難以及心理感受。富有經驗的營救人員發現這些措施都很有助于緩解壓力。如果必要,最好尋求專業的心理醫生的幫助。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2017 版權所有:廣州英豪學校 地址: 廣州從化市流溪溫泉旅游度假區 郵編:510960 粵ICP備10058347號-1
謝謝您訪問我們的網站,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系我們 020-87841588
黄片国产_五月丁香综合_亚洲aⅴ色宗网久久_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