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防疫
?。?)災后衛生指南
水源安全、衛生條件、場所
持續提供安全飲用水的保障,是大災后最重要的一項防疫措施。氯化物是可以廣泛獲得、廉價易用的藥品,用它可以有效抑制水中的大多數病原菌。人員安置計劃必須能夠提供足夠的水源,保證衛生條件及每個人都需要有相應的空間。
基礎醫療護理條件最基本的醫療護理條件對于疾病的預防、早期診斷和常見病治療是至關重要的。同樣重要的是提供進入二級和三級醫護設施的渠道。
以下一些措施可以減輕傳染病的影響:
1.盡早診斷和治療腹瀉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特別是那些5歲以下的幼兒;
2.在瘧疾高發地區盡早診斷和治療瘧疾,發燒24小時內,用青霉素為主的綜合治療法來治療惡性瘧疾;
3.針對主要傳染性疾病的醫護和防治措施;
4.正確的傷口清潔和護理,伴隨在后的傷口處理,應予以注射破傷風疫苗(適當選擇有或沒有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的疫苗);
5.提供必要的藥品,設置一個醫療應急箱,例如處理腹瀉病的口服補液鹽、治療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抗菌素等。
因此,在傳播衛生知識時,宣教重點在于:
1.正確的洗手習慣;
2.安全食物準備方式;
3.煮沸水或氯化處理水;
4.發燒的早期診治;
5.在瘧疾高發區,使用殺蟲劑處理過的蚊帳;
6.與當地疾病流行情況相適應的傳病媒介控制。
?。?)災后防疫監測和早期預警系統
盡早發現有流行傾向的病例是保證迅速控制疫情的關鍵。監測和早期預警系統應及早建立,以發現疾病的暴發并監控當地重要的流行病。
監測系統是否應包括某種重點疾病,并且迅速向上級衛生部門匯報。
為應對疾病暴發,需要有迅速進行化驗采樣、儲存運輸樣本的手段,以便進一步監測研究。
免疫
在之前沒有進行廣泛接種的地區,大規模麻疹免疫和補充維生素A非常重要。對于那些在15歲以下的人群中接種覆蓋率低于90??區域里,應該盡快進行大面積地接種麻疹疫苗。接種的優先年齡段應該在6個月到5歲,如果資源足夠的話,可上至15歲。
目前不推薦傷寒疫苗用于大面積預防傷寒病。根據當地的情況,可以把接種疫苗與其他預防手段結合,防止傷寒在災區的暴發。
一般來說,不推薦使用甲型肝炎疫苗用于防止該病在災區的暴發?;魜y疫苗的后勤相關工作的復雜性限制了它的廣泛使用。盡管它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是有幫助的,但并不能替代足量水和好的衛生條件。相對于其他公共衛生條件的重要性,霍亂疫苗的有效性還未在災難波及地區得到評估。
預防瘧疾和登革熱對瘧疾需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這應該建立于對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廣泛評估的基礎上,主要包括寄生蟲類別和病菌攜帶源等。
災后的大水可能推遲蚊子數量的滋長,這就給我們時間來實施預防措施,比如在室內噴灑殺蟲劑,或者重新處理和安置殺蟲劑處理過的捕蚊網,特別是在那些之前已經在使用長效殺蟲劑的地區。
在惡性瘧疾發病的地區,應該提供免費的青霉素為主的綜合治療。而且盡快發現發燒的病例對減少死亡人數也很重要。
對于登革熱,主要預防措施應該集中于對病原攜帶源的控制。在社區里,應該重點動員民眾消除蚊子的滋生地并進行衛生教育,具體來說;
1.保證所有儲水的器皿隨時用蓋子封閉;
2.清除和波壞有可能存水的器皿或殘骸,比如瓶子、輪胎、罐子。
生活安置
?。ǎ保┐罱ǚ勒鹋锓勒鹋镆钤诎踩牡胤?/p>
——把防震棚搭在空曠、干燥、地勢較高的地方;
——不要搭在高壓線下、危樓旁邊,也不要妨礙交通安全。住防震棚要注意安全
——防火,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在地上睡覺要防潮;
——冬天要嚴防煤氣中毒。
?。?)保護自身安全不要到有危險的地方去
——不要隨便回到危房里去,因為余震隨時可能發生;
——盡可能遠離廢墟,那里可能有碎玻璃、釘子等,很容易使人受傷;
——無事不要到處逛,因為環境惡劣,爆炸、毒氣泄漏、水災、火災等都有可能發生。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
——不要隨便喝生水,水可能已被污染;
——不吃不潔或腐爛變質的食物;
——不要隨地便溺;
——按要求接種預防針。